摘要:你們知道消費稅、營業稅、資源稅是價內稅,而增值稅是價外稅嗎?暈了嗎,其實小編一開始也沒弄懂價內稅和價外稅的不同。沒關系,這次小編精心學習整理了一番,通過這篇文章,向你詳細闡述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區別!
價內稅和價外稅的概念
什么是價內稅:價內稅就是稅金包含在價格之中,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的稅種。在以產品銷售收入額作為計稅依據從價定率征收的情況下,價內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價格,它等于成本+利潤+稅金。
什么是價外稅:價外稅為價內稅的對稱。是指稅款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,價稅分列的稅種。
一般說來,價外稅是商品經濟的產物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生產經營者制定價格以生產價格為基礎,生產價格由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兩部分構成,這樣國家以流通中商品為對象所征的稅款,只能作為價格附加,成為價外稅。
價內稅和價外稅的優缺點
價內稅的優點:稅金包含在價格之內,由于價格已定,國家可以通過調整價格內稅收的比例來調控經濟。
價內稅的缺點:在實行自由價格的條件下,由于價格比較靈活,而稅收則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穩定,把相對固定的流轉稅含在價格內,會使價格和稅收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,雙方難以靈活調節。
價外稅的優點:價稅分開,透明度高,有利于發揮價格和稅收各自的獨特作用,便于消費者對價格和稅收進行監督,同時也便于企業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價格。
價內稅和價外稅的計算公式
價內稅的計算公式:稅款=含稅價格*稅率
價外稅的計算公式:稅款=[含稅價格/(1+稅率)]*稅率=不含稅價格*稅率
營改增后部分行業稅率提高,稅負是如何做到只減不增的呢?
舉個例子:
A酒店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,當月銷售收入(含稅)106萬元,同期采購設備、材料等成本支出11.7萬元,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稅額為1.7萬元
在營改增之前(營業稅制度下),A酒店當期應繳納的營業稅為:106×5%=5.3萬元
在營改增之后(增值稅制度下),A酒店當期應繳納的增值稅為:106÷(1+6%)×6%-1.7=4.3萬元
同樣的收入水平,改革后增值稅相比較營業稅少負擔稅款1萬元,這就是價內稅與價外稅的區別。